曾經寫過不少類似 ‘雙城記’的稿子, 介紹一個國家、地區,類似的城鎮。譬如東歐雙城市之‘布拉格與布達佩斯’,亞得里亞雙城記之‘皮蘭與羅維尼’...那是一種有意思的比對,尋找這些看起來類似的城市中,文化與習俗的細微不同之處。
剛剛結束的奧地利蒂羅爾之行,讓我發現一個新的有意思的視角,那是另一種‘雙城’,
仔細想想,這些年,雖然去過太多城市太多國家,但能有緣在不同季節分別瀏覽的城鎮,也真不是很多。
奧地利,蒂羅爾小鎮聖約翰,便是其中一座。能夠在半年之內兩次走訪這樣一個小鎮,也真是一種緣分。
這座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城市,因爲迷你、精巧,所以才能讓我在幾乎完全相同的角度,去看這裏四季的變換。
如果有興趣,可以先去翻看我在6月走訪完這座城市之後寫的博文 圣约翰 阿尔卑斯世外小镇
聖約翰,這座文化氣息濃郁的小鎮,到了冬天,基本就是一座滑雪度假村..
看看,這裏的‘兵哥哥’們,都是這樣扛着滑雪板訓練的...
這裏的傳統,士兵們冬天都會負責整個地區的雪場救援和安全的..
想想, 他們如果這樣出現在小鎮外的雪山腳下,有沒有點林海雪原的感覺?
上次去蒂羅爾,其實我住在另一座蒂羅爾小鎮kirchberg, 因爲有一天去山裏徒步,路過小鎮聖約翰,
遠遠看到高聳的凱撒山下,巴洛克教堂的尖頂、棕色的小木屋,於是順路去拜訪了這座小鎮。
剛剛結束的蒂羅爾冬季之旅,我索性住進了這座據說是蒂羅爾州最傳統、著名的巴洛克小鎮....

其實,原本我並沒有想對這座小鎮的冬夏進行比較,
可是,當我從入住的山腳下的滑雪酒店,慢慢走近小鎮時,忽然覺得有一幢木屋那麼眼熟,
仔細想想, 原來夏天就曾經在這裏駐足,在這裏拍照, 你看,就是這座木屋、這個窗口..
慢慢走下去,熟悉的建築、角度,甚至商店,越來越多,相同的角度也越來越多...
直到我再次看到這座童話般的客棧,我才萌發了做個冬夏‘雙城’比對的念頭,
上次我曾經說過要住進去,可是這次,卻依然錯過了住進故事裏...

於是,就有了下面這組對比照~~
我在朋友圈裏發了這組對比照,沒想到的是,絕大部分朋友,居然都是喜歡冬天更多一點~
相同的角度,夏天的熱烈冬日的空靈,讓人難以取捨...
同一幢建築,夏日的溫暖與冬日的蕭瑟,不言自明.....連冬日的陽光,似乎都顯得異常清冽!
同一個窗口的冬與夏,雖然葡萄葉凋零,但窗口的許多擺設幾乎沒動, 連花盆的顏色,都是相同的...
後來我試圖去這家人家拜訪一下,想給主人看看我拍的照片,可惜家裏沒有人~~
(我都被自己拍的照片感動了...哈哈)
同一座教堂....遺憾的是,冬天的那一天,天氣有些不好...
照片中看不到的是,拍過照片以後的那個下午開始,小鎮就下大雪....幾乎一直下到我離開~~
如果讓我自己選擇,我似乎也更加喜歡一座城市冬天的清冷、空靈,似乎只看照片,都能感覺到冷空氣的存在。
其實我在聖約翰那幾天,真的並不冷,雖然大雪瀰漫,但尤其是在公路上,雪一邊下一邊就化掉了~
而小鎮的地面,也幾乎看不到雪下過的痕蹟~~人們也沒有想象中 穿的那麼多~~
忍不住又走到小鎮最古老的驛站(現在是酒店),看看漂亮的建築壁畫!
哎,冬天唯一的不好,就是美女們穿得太多,看不出曼妙身材了~~
即便是冬天,人們也不放棄在戶外小坐的機會,與自然的零距離接觸,是當地人的習慣。
沿着夏天曾經走過的徒步綫路,再次環繞小鎮一週,與夏天的熱鬧相比,冬天因爲樹葉凋零、蘆葦乾枯,反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這座阿爾卑斯小鎮的真面目~~
這一灣河水,是到了多麼冷的冬天,都不會結冰的,於是沿着河水漫步,到了冬天,似乎尤其顯得浪漫~
河畔的度假木屋,透着濃郁的蒂羅爾氣息
紅色的火車,穿過小鎮呼嘯而過,捲起身後飛揚的雪花...
讓整個小鎮靈動起來...
聖約翰小鎮真的有一條隧道,不過不是穿山的隧道,而是爲人穿過鐵軌而修的隧道....
你能感受到這裏冬季的空虛寂寞冷麼?
雖然鎮上看着清冷,但小鎮周邊的滑雪場,可是熱鬧得不成...雪越大,雪場約熱鬧~~
如果喜歡冬季運動,住在小鎮上便是一種福氣...小鎮的人們,只用走路,就可以走到雪場,在這裏盡情玩耍,
冬季的熱鬧與好玩兒,你是只有來到這裏才能親身體驗到的~
一夜之後,就是這樣的場面:屋頂是厚厚的雪、樹梢上是白色的‘梨花’、
酒店門口的桌椅,一下子都變成蛋糕了~~
在這樣的路上,玩兒越野滑雪是不是很有意思?
下大雪的夜晚,孩子們依舊不放過在戶外玩耍的機會..
最後一張,在整個蒂羅爾地區,尤其是冬天,你時常能看到直升飛機的身影...
做什麼的呢? 據說,兩個功能,1,雪場探查、雪情探查..
2,雪場救援... 經常有人滑雪受傷,直升飛機就直接送你去醫院了,哈哈...
在這裏,一切都是無縫連接的...你可以從酒店ski-in ski-out 去雪場,